租客小學堂|為何你需要綁腿? 教你6步驟完成綁腿穿戴


綁腿使用心法;為何您需要綁腿;

從軍事用途演變而來的綁腿,有別於以往用來防止小腿腫脹,不只是一塊布,它更需要兼顧耐磨、透氣、防水的特性
根據用途及需求,各家品牌都有各自強調的性能、縫紉技術,甚至面料上的使用是有專利結構等,
綁腿除了有防雨、防泥沙的好處,針對下面幾種情境做探討,您會發現綁腿真的是登山好夥伴。


▼ 這些擾人情境,您也有經歷過嗎? ▼


樹枝、樹葉或砂石掉入鞋子裡面?


行進間腳踝會有大弧度的擺動,會與鞋緣出現空隙,再加上移動時容易仰起砂石或撥落枝葉
,自然會有很大的機會,將異物帶入鞋子裡面,造成我們的不適。

覺得有東西在腿上爬,掀開後發現有小昆蟲鑽入褲管!


在野外環境,大部分的動物及昆蟲,會藏身於低矮的樹叢/地上岩石/土壤縫隙中,與牠們接觸是無法避免的,我們能做到的最好方式,就是使用綁腿包裹鞋緣及寬鬆的褲管,避免蟲類和我們皮膚直接接觸,而造成受傷。

登山褲總是在褲管的地方,出現破損及磨耗?


大部分登山褲的設計,都以彈性、高透氣、輕量化為目標,相對使用的布料就顯得非常輕薄,不具耐磨性,而褲管底部的位置,直接碰觸樹叢、岩壁;甚至行走時,登山鞋左右腳內側摩擦,都會造成破損或磨耗,此時用上綁腿,就能有效顯現可靠必要的功能出來。


下雨時,明明穿了雨褲卻還是弄濕了鞋子!?


下雨時穿上雨褲,並不能保證不會弄濕鞋子。最主要是因為我們登山時候,經常會因應地形需求出現跨步的動作,當動作過大的時候,雨褲褲管勢必會往上掀,因而露出登山褲或鞋緣,雨水浸濕是時間早晚的問題,而綁腿能有效將防水區域向上延伸至小腿的位置,就算雨褲往上掀也不會越過綁腿。


經過附有露水的區域,總是會從褲管溼到襪子裡面?


溫度的變化及濃霧的出現等,都會讓路途上的箭竹林、芒草等環境,出現些微的水氣附著,一兩次的穿越並無大礙,如果次數過多就會完全弄濕身上的衣物,隨著地心引力的牽引,水自然而然往下流,襪子、鞋子就慢慢變濕

面對上列情境,綁腿就能輕鬆解決您的困擾。



▼同場加碼穿戴教學,簡單6步驟完成▼

第一步驟:確認左右腳的部分,束帶扣具必須置於鞋子外側(置於內側會相互勾扯)

確認綁腿左右腳


第二步驟:將魔鬼氈黏牢穩固於小腿上




第三步驟:束帶繞過鞋底凹槽,穩固於扣具上後繫緊




第四步驟:將綁腿上的鞋帶扣扣於登山鞋帶上




第五步驟:拉緊綁腿頂部束帶




完成,起身擺動腳踝,確認綁腿穩定固




▼ 租客小學堂 ▼

Q:下雪和下雨天,綁腿的穿法相同嗎?
A:
雨天,綁腿穿在雨褲裡面。

積雪,綁腿穿在雨褲外面。
(當腿陷入積雪中時,可以避免雪進入雨褲內,導致登山褲濕掉。)

Q:綁腿是否能防蛇?
A:無法完全防蛇咬,但有一定的保護功能

Q:綁腿使用後應如何清潔保養?
A:建議表面水擦後通風晾乾,不建議經常水洗,因容易破壞面料防水結構。